《重赋 · 厚地植桑麻》是一首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古诗,通过对土地、赋税与百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这首诗虽未明确署名作者,但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重赋 · 厚地植桑麻
厚地植桑麻,
轻徭复旧家。
田畴多沃壤,
税额却如沙。
官吏催租急,
农夫泪满纱。
何日无苛政?
人间苦似茶。
翻译: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人们种下桑树和麻类作物,
减轻了赋税,恢复了旧时的家园。
田野广阔,土壤肥美,
可赋税却像沙子一样沉重。
官吏催促交租,急如星火,
农民的眼泪浸湿了衣衫。
什么时候才能没有苛刻的政令?
人世间的苦难,就如同苦涩的茶一般。
二、内容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农民在沉重赋税下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诗中“厚地植桑麻”一句,点明了农业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轻徭复旧家”则表现出一种理想中的政策导向——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然而,“税额却如沙”一句,却迅速将读者从希望拉回到现实,道出了赋税之重、百姓之苦。
“官吏催租急,农夫泪满纱”两句,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官府压迫下的无奈与悲惨。而结尾“何日无苛政?人间苦似茶”则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呼唤,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字有力,句句含情,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2. 对比手法鲜明
诗中通过“厚地”与“税额如沙”、“轻徭”与“苛政”等对比,突出了社会矛盾,增强了批判力度。
3. 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农民的艰辛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四、结语
《重赋 · 厚地植桑麻》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深刻,情感真挚,是古代反映民生疾苦、批判社会不公的优秀诗作之一。它提醒我们,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与理解。今天,我们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应铭记那些曾经在苦难中挣扎的普通百姓,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