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9:21:12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是全国范围内众多考生参加的重要考试之一,其命题风格、题型分布和难度设置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对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卷结构与考查重点。

一、试卷整体概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延续了以往的命题思路,注重基础能力的考查,同时在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体现出较强的思辨性和综合性。试卷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部分包括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两篇,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

1.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本部分选取了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论述文章,内容涉及文化传承、价值观念以及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题目主要围绕主旨理解、信息筛选、逻辑推理等方面展开,考查学生对文本结构和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

备考建议:

- 强化对议论文结构的掌握,如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等。

- 注意关键词句的理解,尤其是转折词、因果关系词等。

- 多做真题训练,提升快速阅读和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

2.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该部分选取了一篇散文或小说,内容贴近生活,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题目侧重于人物形象分析、情节梳理、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备考建议:

-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 掌握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如“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等。

- 培养整体感知和细节捕捉的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35分)

古诗文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古诗赏析能力。

1. 文言文阅读(19分)

文言文选自《史记》或《资治通鉴》中的片段,内容涉及历史事件、人物言行等。题目包括实词解释、虚词用法、句子翻译和内容理解等。

备考建议:

- 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如直译与意译结合。

- 注重文言文语感的培养,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感。

2. 古代诗歌鉴赏(6分)

诗歌部分选取了一首唐诗或宋诗,题目主要考查对诗歌意境、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备考建议:

- 熟悉常见的诗歌题材和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 掌握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如“意象”、“意境”、“炼字”等。

- 多读多背经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包括成语使用、病句修改、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题型,考查学生的语言规范和表达能力。

备考建议:

- 夯实基础知识,如成语、修辞、标点符号等。

- 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避免死记硬背。

- 多做模拟题,提升语言敏感度和应变能力。

五、写作(60分)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的作文题目为“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这是一道开放性较强的题目,鼓励考生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审题要点:

- 明确写作对象:“未来2035年的自己”

- 确定写作角度:可以是展望、反思、期许、责任等

- 注重情感表达与理性思考的结合

写作建议:

- 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写出真实感受。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事例增强说服力。

六、总结与启示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写作表达,都强调思维深度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只有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在高考中从容应对,发挥出最佳水平。

结语: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能力与心态的考验。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考出理想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