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肃王与沈元用同游,见古碑,有字曰“肃王与沈元用”,乃相视而笑。肃王曰:“此必吾祖也。”沈元用曰:“然则此碑当在吾家。”肃王曰:“何以知之?”沈元用曰:“吾祖尝言,‘若遇碑刻有‘肃王与沈元用’者,即吾先人也。’”肃王笑曰:“此非吾祖,乃吾父也。”
译文:
肃王和沈元用一起游览,看到一块古碑上刻着“肃王与沈元用”的字样,两人对视后都笑了。肃王说:“这一定是我的祖先。”沈元用说:“那么这块碑应该在我家。”肃王问:“你怎么知道的?”沈元用回答:“我祖父曾经说过,‘如果遇到刻有“肃王与沈元用”的碑,那就是我的祖先。’”肃王笑着说:“这不是我的祖先,而是我的父亲。”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肃王”与“沈元用”是什么关系?
答:他们是朋友或同游者,一起游览时发现了刻有自己名字的古碑。
2. 沈元用为什么认为这块碑是他的祖先所立?
答:因为沈元用的祖父曾说过,如果遇到刻有“肃王与沈元用”的碑,那就是他的祖先。
3. 肃王最后说了什么?他的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肃王说“此非吾祖,乃吾父也。”这句话表明,他认为这块碑是他的父亲所立,而不是自己的祖先。
4. 这篇文章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答:文章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反映出古代贵族之间可能存在的交集与家族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历史遗迹的关注与考证。
5. 从文中可以看出肃王和沈元用的性格特点吗?
答:可以。肃王幽默风趣,善于自嘲;沈元用则较为严谨,注重家族渊源。
总结:
《肃王与沈元用》是一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它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对话,展现了古人对家族历史的重视,也揭示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