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孔子(作文900字及初一读后感)】在我读完《论语》之后,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不仅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我心中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通过阅读他的言行,我感受到他那种平和、智慧与仁爱的精神,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仰。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时候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坚持传播自己的思想,希望用“仁”来感化人心,用“礼”来规范行为。他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贫富贵贱。这让我非常感动,因为现在的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学习,离不开像孔子这样的先贤们的努力。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简单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也尝试着去做到这一点。比如,我不喜欢别人嘲笑我,所以我也不会去取笑别人;我不希望别人伤害我,所以我也会尊重别人。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让我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孔子还非常重视学习。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学习的乐趣。以前我觉得学习很枯燥,但后来我明白,只要不断复习和实践,就能真正掌握知识,也能从中获得快乐。现在,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复习功课,并且主动预习新内容,感觉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了。
除了学习,孔子还强调道德修养。他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要反省自己三次,看看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觉得这个习惯非常好,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不断改进自己。虽然我现在还做不到每天都反省,但我已经开始试着在晚上睡觉前回顾一天的行为,看看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也深深影响了我。他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爱心、有责任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在我心中,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导师。他用一生的时间去传播真理,用一颗仁爱的心去关爱世人。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他一样,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爱心的人。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一个值得我永远尊敬和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