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句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自然画面,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漂泊、命运无常的感慨。
一、“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的意思
“鸟向平芜远近”:鸟儿在广阔的平地上飞来飞去,时近时远,仿佛没有固定的归处。“平芜”指的是平坦的草地或荒野,象征着广阔而空旷的空间。
“人随流水东西”:人们像水流一样,随着命运的推动,四处漂泊,不知所终。“东西”在这里是方向的代称,也暗含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鸟儿虽自由飞翔,却也难觅归途;人虽行走世间,却常常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二、全诗赏析
原诗如下: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是刘长卿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投宿在芙蓉山的一户人家,感受到那种孤寂与温暖并存的氛围。
- “日暮苍山远”描绘了黄昏时分,远处的青山渐行渐远,天地辽阔,令人感到一种苍茫与孤寂。
- “天寒白屋贫”则点明了天气的寒冷和房屋的简陋,表现出生活的清苦。
- “柴门闻犬吠”是听觉上的描写,狗叫声打破了寂静,带来一丝生气。
- “风雪夜归人”则是全诗的高潮,描绘了一个在风雪中归来的人,既是对现实的写照,也隐含着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而“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虽然并非原诗中的句子,但常被引用以表达类似的情感。这两句诗可以看作是对全诗意境的补充与升华,强调了人生如旅、命运无常的主题。
三、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1. 意象鲜明:诗中“鸟”与“水”是典型的自然意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象征意义。
2.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朴素,却富有深意,体现了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3.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思乡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悟。
四、结语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像那飘忽不定的鸟儿和流动不息的江水,无法掌控自己的方向,只能在命运的河流中随波逐流。
然而,正是这种无奈与漂泊,才让人生更加真实、深刻。正如诗人所写,即使在风雪之夜,也有归人的身影,给人以希望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