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掌握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 理解《钱塘湖春行》中的重点字词及诗句含义。
- 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春天景象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 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解读诗歌内容。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领悟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把握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学会欣赏这种风格。
三、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有关白居易生平介绍、《钱塘湖春行》原文、注释、译文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春天景色的照片或者视频作为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春天的话题引入,提问学生对于春天的感受,然后展示几张美丽的春景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接着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唐诗——《钱塘湖春行》,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白居易的脚步去感受那充满生机勃勃的春天吧!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播放录音范读,学生听后跟读几遍,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小组交流讨论,解决初步遇到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
1. 解释题目:“钱塘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春行”表示春天出游的意思。整首诗就是描述了作者在春天里游览西湖时所见到的美丽风光。
2. 分析每句诗的具体意思:
- “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了地点是在孤山寺以北、贾亭之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写出了湖水刚刚上涨到接近岸边的状态,天空中的云朵也显得很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生动地刻画了早春时节黄莺争相飞向温暖树枝的情景。
- “谁家新燕啄春泥”,进一步补充说明了春天到来后动物们忙碌筑巢的画面。
- “乱花渐欲迷人眼”,形象地描绘了百花齐放、五彩斑斓的景象。
- “浅草才能没马蹄”,强调了草地刚刚长出来不久,还很短小,只能盖住马蹄而已。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四)总结提升
1. 引导学生总结全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 讨论:为什么诗人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3. 背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五)布置作业
1.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白居易作品。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五、板书设计
唐诗《钱塘湖春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初读感知、深入探究、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板书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