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魏王欲攻赵,冯谖谏曰:“王不可攻也!今王攻赵,是失道而伐邻国也。且夫赵之强,非一日之积,若以兵攻之,恐未可得也。臣闻‘南辕北辙’者,虽有良马,何益哉?”
魏王不听,遂兴师伐赵。后果然如冯谖所言,未能得胜,反而损兵折将。
翻译:
魏王想要攻打赵国,冯谖劝阻说:“大王不可以这样做!如今您去攻打赵国,这是违背正义并且攻击邻国的行为。再说赵国的强大,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如果我们用武力去攻打,恐怕难以取胜。我听说有个比喻叫做‘南辕北辙’,即使有最好的马匹,又有什么用呢?”
魏王没有采纳冯谖的意见,于是发兵攻打赵国。结果正如冯谖所预料的那样,不仅没有成功,还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确保采取的行动与目标一致。如果方向错了,即使条件再好,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南辕北辙”成为了后世用来形容行动与目的相悖的一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善于思考,正确规划路径,避免盲目行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