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非此地也。”
孙叔敖死后,果然如他所料,楚王要封赏他的儿子。他的儿子遵从父亲的遗言,选择了寝丘这块土地。后来,这块土地果然世代为他们所有,没有被收回。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选择事物时不应只看表面的利益,而应考虑长远的影响。孙叔敖深知权力和财富的诱惑,但他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这些诱惑带来的祸患。他选择了一块看似贫瘠的土地,却因此避免了因贪图利益而可能引发的纷争。
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表述:
孙叔敖病重时,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拒绝了。如果我去世后,大王封赏你的话,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块叫寝丘的土地,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名字不吉利。楚国人害怕鬼神,越国人相信祭祀。能够长久保有的土地,不会是这样的地方。”
孙叔敖去世后,楚王果然想要封赏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按照父亲的嘱咐,选择了寝丘这块土地。结果这块土地果然一直归他们家族所有,再也没有被收回。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孙叔敖的智慧,也教育我们做人应该谦逊谨慎,不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而是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孙叔敖的选择看似不合常理,但实际上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最佳策略,这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