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岳》是一首描绘泰山壮丽景色的经典诗篇,也是他早期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泰山的巍峨与气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原文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详解:
岱宗:即指泰山,古代帝王常在此举行封禅大典,故有此称。
齐鲁青未了:泰山横跨齐鲁两地,其青翠之色无边无际。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之上。
阴阳割昏晓:山势高峻,使得山北面和山南面呈现出不同的晨昏景象。
荡胸生层云:山中云雾缭绕,令人心胸开阔。
决眦入归鸟:极目远眺,直至飞鸟归巢,眼眶几乎要裂开。
会当凌绝顶: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
一览众山小: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皆显得渺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自然美景,更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以及实现人生抱负的决心。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贯穿全诗,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