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的意思(阌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有其意义。以下是对“阌”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含义、读音、笔顺、结构等信息。
一、“阌”的读音与拼音
“阌”的拼音是 wén,声调为 第二声(阳平)。在普通话中读作 wén,发音类似于“文”,但要注意的是,“阌”字并不常见,因此很多人可能会误读或不认识。
二、“阌”的意思与释义
“阌”字在《康熙字典》中被收录,其本义多与地名或古代器物有关。根据古籍记载:
- “阌”常用于地名,如“阌乡”,是古代地名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
- 在某些文献中,“阌”也指一种古代的器物或工具,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阌”已极少单独使用,更多作为人名、地名或古文中的词汇出现。
三、“阌”的部首与笔画
- 部首:门
- 总笔画:13画
- 结构:左右结构
四、“阌”的笔顺详解
以下是“阌”字的正确笔顺顺序(按书写顺序):
1. 横(1)
2. 竖(2)
3. 横折(3)
4. 横(4)
5. 竖(5)
6. 横(6)
7. 竖(7)
8. 横(8)
9. 竖(9)
10. 横(10)
11. 撇(11)
12. 捺(12)
13. 横(13)
注意:“阌”字左边为“门”部,右边为“文”字变形,整体结构清晰,书写时需注意左右比例协调。
五、总结
“阌”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主要出现在古文或地名中,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了解其读音、笔画、结构及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籍或研究汉字演变时更准确地把握其用法。
如果你在学习古文或对汉字感兴趣,不妨多接触一些生僻字,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知识,还能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