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学校生活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端午节。虽然平时对传统节日了解不多,但这次端午节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节”。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这个故事: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为国家被侵略而投江自尽,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用粽子投入江中。后来人们就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这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就看到同学们都在讨论端午节的事情。有的说家里包了粽子,有的说要去看龙舟比赛。我也跟大家分享了我妈妈包粽子的过程。妈妈说,包粽子需要糯米、粽叶、红枣和肉,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放进米和配料,再用线绑紧,最后放到锅里煮几个小时。我听了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想回家试试看。
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也特意准备了粽子,虽然不是自己家做的,但也挺香的。吃完饭后,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操场玩,看到有人在挂艾草,还听说学校下周要组织一次端午节主题的活动,包括包粽子比赛和诗歌朗诵,我觉得很期待。
通过这次端午节的经历,我不仅了解了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前总觉得这些传统离我们很远,但现在才发现,它们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了解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
总的来说,这个端午节让我收获了不少,也让我对传统节日有了新的认识。希望以后每个节日都能这样有意义地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