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之手,其名为《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全文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与智慧的深刻理解。诗中,“半亩方塘”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或学问积累;“一鉴开”则描绘出水面平静如镜的状态,寓意着内心的澄澈与清明。“天光云影共徘徊”,进一步展现了这种内心的丰富与生动,如同天空的光芒和云朵的倒影在水中交织舞动,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妙的景象。
接下来,“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一句提出疑问,即这样的清澈是如何达到的呢?最后,“为有源头活水来”给出了答案,指出唯有不断注入新的知识与灵感,就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一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澈与活力。这不仅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
朱熹通过这首诗,巧妙地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要像池塘需要活水一样,不断地吸收新知,更新自我,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思想的鲜活与敏锐。同时,这也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外界的变化与挑战,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总之,《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