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教学活动。今天,我将围绕冯骥才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来设计一堂公开课教案,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关于德国街头鲜花盛开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异国他乡独特的风景。然后提问:“你们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视觉享受过渡到对文化现象的探讨,从而自然引入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初读感知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之后,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部分,并简述理由。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关键词汇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所传达出的情感氛围。
三、精读品味
分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 作者笔下的德国人民是如何养花的?
2. 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的理解。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鼓励其他成员补充意见。通过集体交流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展示几幅中国城市绿化工程的照片,与课文内容形成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我们也提倡这样的理念,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布置作业:以“假如我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堂课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核心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任务。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学会欣赏他人、关爱社会,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